春季养肝莫忘补肾 枸杞食疗补肾又养肝

来源:健康养生 编辑:江西新东方 时间:02-22 点击:108

  春季养生,从“肝”入手。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医学认为,春季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春季养肝得法,对一年的健康都有好处。如何才能恰当养肝呢?

    养肝饮食 多温补少食酸

  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还要注意增甘少酸,春天,肝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味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山药也是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

    春季养肝因人而异

  一般来讲养肝护肝还要从行为上进行调养:春季踏青、多与自然接触;调整情绪,多和家人朋友交流沟通;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不良情绪,舒肝理气。

  人们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说不良情绪会破坏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从而影响健康。

    春季养肝莫忘补肾

  似乎只要养肝,就能解决春季爱感冒、困乏、失眠、旧病复发等健康问题。实际上,要想从根本解除这些问题,还离不开它们的源头——补肾。中医讲春季的肝气不足,多是由于冬季肾藏精不足引起的,因此养肝的同时还要合理补肾。

  中医养生讲的是春天重生,夏天重长,秋天重收,冬天重藏。这里的“生、长、收、藏”讲的是一年四季不同的气。春季养生,就是春季靠冬季肾精生长起来的肝气,也称生发之气。如果有肝气不足的临床症状,在对应症状治疗的同时,记住一定要补肾阳、滋肾阴、调整五脏功能才是春季养生的根本法则。

  如果只养肝而不补肾,肝阳缺少制约,可能变成肝阳上亢之气,进补的结果是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模糊会出现脾气暴躁,头疼,也就是俗称的“上火”。

    枸杞补肾养肝食疗方

  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滋阴的作用,用于因肾阴亏损、肝气不足引起的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遗精不孕、视力减退、萎黄无华、阴血亏虚等诸多表现。枸杞的吃法多样,泡茶、煲汤、炒菜都可以。但要注意:以少量长期服用为佳,不可过量。

    1、滋补肝肾方

  用于因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烦热、盗汗等症。枸杞子30克,冬虫夏草10克,百合50克,洗净加水炖开,文火慢煮约20分钟,加入猪肝或羊肝50克及调料适量,再煮约30分钟即可,分次吃肝喝汤。

    2、养肝明目方

  适用因肝血不足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枸杞子100克、女贞子100克、杭菊花50克,焙干,共研细末或装入胶囊,每天三四次,每次服15克。

    3、补肾壮阳方

  用于肾气虚损,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尿频、腰冷酸痛、下肢无力等症。枸杞子250克、蛤蚧一对去头足,肉苁蓉200克,大枣50克,装广口瓶,低度白酒兑入需高于中药约3厘米,每天搅动,封存半月后饮用。

回到顶部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专业设置
关于我们
报名咨询
江西新东方官方微信
在线报名
  • 咨询电话:0791-88458082
  • 乘车路线
  • 在线报名送路费

赣ICP备11001980号-1 版权所有:江西南昌新东方烹饪中专学校

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