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餐饮知识 编辑:张新城 时间:11-03 点击:260
样貌可爱的贝果有时会被误以为是甜甜圈,然而它紧实的口感和更多变的吃法完胜高热量的甜甜圈。其实,它们显著的区别就在于,甜甜圈是油炸的,而贝果是经水煮后烘烤而成的。
贝果的起源
贝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六个世纪前,甚至可能不止于此。贝果向世界的推广可能始于波兰。玛丽亚·巴林斯卡(Maria Balinska)在她的书《贝果:普通面包的惊人历史》(The Bagel: the Surprising History of a Modest Bread)中,分享了它们起源的几个理论。
一种说法认为,在 14 世纪,一种被称为碱水包( pretzel)的面包作为该世纪移民潮的一部分从德国抵达波兰。在那里,碱水包慢慢变成了贝果——当时被称为“obwarzanek”。14 世纪末,波兰女王雅德维加在大斋节期间吃的是 obwarzanek,而不是她通常吃的花式糕点。在此之后,obwarzanek 在波兰变得越来越流行。
另一种说法认为,贝果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的奥地利,它们是由一位向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致敬的维也纳面包师发明的,被称为“beugel”。
无论哪个版本,贝果都与波兰的犹太宗教有着内在的联系,20世纪初,犹太移民将贝果的制作方法带到纽约,迅速受到当地人追捧,逐渐发展成纽约的代表食物之一。
为什么是圆形的?
贝果必须是圆的?在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没什麽食物能躲过疯狂改造,但是贝果不管怎么变,都还是圆形。其实,“Bagel”这个字源自于德文“bougel”,是手镯的意思,因此烘焙师可以尽情的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口味或不同的配料。但为了符合贝果的定义,圆形的外表和中间的空洞是不可少的。
为什么贝果会做成这种形状?传说中,因为波兰国王的骑术非常好,所以奥地利的烘焙师就把贝果做成像马蹬的外形,而奥地利文的马蹬就是Beugel,有圆满之意。之后贝果就在东欧非常受欢迎,东欧的犹太人将它称为Buger,在后来的三个世纪里,虽然贝果在各地的名称不同,但原料和做法都保留传统没有改变。
上世纪 60 年代,借助冷冻机和其他显著简化贝果生产的技术,贝果大量生产并迅速流行起来,也出现了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贝果的水煮工艺
全世界范围内,面包种类繁多,制作方法也极其丰富,而贝果却是需要在烘烤前用水煮的面包,这一步骤的专业术语叫做kettling。
“水煮”是贝果制作的灵魂环节,也是贝果制作成功的关键。如果没有煮沸步骤,那么烘烤出来的面包就只是一个甜甜圈形状的面包,而不是贝果。这一过程有助于使贝果外部的淀粉糊化,在烤箱加热后形成贝果标志性的皮革般的光泽表皮。水煮之后,烘烤时面团不会进一步膨胀,保证其内部的扎实口感。这样制作的贝果出炉后才是外脆里韧,嚼劲十足。
贝果的制作方法
到了今天,贝果的百搭体质加上低油低糖的特点,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当下,逐渐成为都市人的新兴日常口粮,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贝果的做法,赶紧学起来吧!
贝果的做法步骤
1、加入高筋面包粉、玉米糖浆、砂糖、老面、干酵母以及冰水。
2、低速搅打两分钟转中速搅打,加入盐之后继续搅打。
3、将面团分割为三份。分别加入干洋葱、黑裸麦粉、全麦粉以及芝麻并加入少许水,继续搅打均匀。
4、面团盖上保鲜膜,发酵1个小时。
5、将面团分割为每个80g左右,盖上保鲜膜进行醒发。
6、将小面团进行成型。成型面团低温发酵一个小时。
7、将成型的面团放入水中,煮一煮。
8、捞出后分别撒上白芝麻、菜籽和奶酪丝,然后入烤箱烤制,温度200度,烘烤时间25分钟。
来江西新东方学技术+升学+优质就业
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