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校新闻 编辑:江西新东方 时间:03-03 点击:240
人物简介:王梁生,烹饪技师、烹饪大师。从事烹调工作40余年,历任新雅酒店、江西阳光大酒店、星河大酒店、滨江宾馆、韩江大酒店、金都大酒店行政总厨、技术总监等职。精通赣菜、江苏菜、川菜、鲁菜及粤菜制作,擅长食品雕刻。曾赴马来西亚、美国从事烹饪教育和厨政管理和工作多年。现为江西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职业培训高级导师,省饮食服务专业技术考评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人才为本,在尊师重教的今天,优良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他们在较平凡的岗位书写新时代的辉煌与梦想,在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就有这样一位教师——在平凡的梦想上承载出不一般的育人境界,在教育的沃土上编织出繁茂的鲜花。
痴心不移:衣带渐宽终不悔
王大师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从事烹调专业,那个时候有技术的师傅不懂理论,只是照着菜谱一步一步的教,以自己的经验把步骤教给徒弟,徒弟知道菜品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王大师曾经就经历过这样的一种机械的教学模式,走了不少的弯路。
“我之所以会从事烹饪教育,是因为我曾经在烹饪的道路上走了很多的弯路,我希望其他有志从事烹饪行业的人,可以少走弯路,我希望他们可以在烹饪行业的路上走得更远,我也希望把系统的烹饪理论传给下一代。”王大师回想起自己从事烹饪教育的道路,豁然发现原来他选择烹饪教育的原因竟然如此简单,但是却是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信念支持着王大师在烹饪教育的道路上痴心不移三十年。
三赴国外:集众家烹饪之所长
在烹饪教育的道路上,王大师不仅仅满足于国内的三尺讲台,他更希望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烹饪文化、烹饪工艺传到外国,与此同时带回来更先进教育理念。
早在1988年,王大师就赴马来西亚工艺学院(ITM)讲授中国工艺菜。“我在马来西亚传授中国的烹饪工艺中,其中雕刻、拼盘引起了马来西亚学生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在80年代这些都还是十分先进的工艺。”讲起在马来西亚授教的两年,王大师不免为中国传统的工艺洋溢着自豪。在马来西亚的两年里,王大师除日常教学外,还多次参与政府旅游部门举办的烹饪技术交流,集众家技艺之所长来发展烹饪教育。从马来西亚回来不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王大师就作为江西新东方的客座教授与新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东方的教学中,王大师结合在马来西亚的交流经验,为新东方的学生带来了少闻鲜见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2001年,王大师又一次出国——在美国从事烹调工作。2007年,在美国工作了六年的王大师回到祖国,59岁的他正式加入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从事中专班、毕业班、还有高级班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王大师融入他在美国厨房里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的将知识传授给新东方的学生。对于59岁的年纪来说,很多老人想必已经退休在家读书看报遛鸟散步了,对于王大师还执意要留在江西新东方教学的做法,很多人都不解,王大师笑着说:“教了这么多年,对教学有了感情,已经放不下了,放不下学生也放不下烹饪教育。”
2008年,应美国餐厅负责人的强烈邀请,王大师第三次出国,再次来到美国他曾经工作过的餐厅。在美国工作期间,王大师根据美国人喜欢吃油炸食品的喜好,带去了新东方的特色菜——酥炸金味,深受美国人的喜欢。同时,王大师还将新东方的特色川菜——川味田鸡,结合美国人不吃田鸡的情况改制成中西结合的菜肴——川味牛蛙,使美国顾客赞不绝口。在美国工作的一年里,王大师发挥所长使得新东方的特色在美国本土得到了的发挥,同时,王大师又一次为新东方的学生带回了美国先进的西餐烹饪,使得西菜中用、西菜中吃。
一心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
在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对王大师很尊敬,可是王大师却没有因为这样对工作有丝毫的放松。看到王大师的课表,每天下午都是满满的三节实践课,实践课是三节连上,中间没有课间休息时间的,一上就是三个小时,可是王大师始终都是以饱满的状态上好每一节课。
“我很喜欢上王大师的课,在王大师的课上学到的东西很多,常常王大师实践操作一道菜却还会另外给我们讲三道甚至是五道相关的菜品。”,“王大师上课不仅仅只讲实践操作还会给我们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我们既学会了菜肴的烹制,还巩固了理论的知识,上王大师的课觉得特别充实。”王大师的学生都很喜欢他的课堂,他们争先恐后的讲述他们的感受。对此,王大师的回应是:“作为一名老师,我就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学到东西。
没有课的时候王大师也一刻都没有闲下来。一到课间时候,来办公室找王大师请教问题的学生络绎不绝,无论是谁向他求教,他都会耐心细致地帮他进行分析、解答,每一个问题他都力求使学生听懂。就连王大师的手机也从来没有闲过,很多从新东方毕业的学生常常都会打电话给王大师向他请教问题,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不忘送来节日的问候。
潜心教研:勇立潮头唱大风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王大师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
王大师技术功底扎实,知识全面,刀工细腻,精通“赣菜”制作,旁通江苏菜、川菜、山东菜及粤菜的制作,还以“冰雕”填补了江西烹饪上的空白(1990年)。王大师不满足于此,他潜心研究的创新菜肴“菠萝鱼”、“喜迎新雏”、“滑灼鲈鱼”等,更是以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的造型及精湛的技艺深受同行的好评。
王大师自1985年开始参与江西省科技出版社主编的《江西风味特产指南》一书中的“江西名菜”的撰稿,1987年他与人合编《家宴美食》,1993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聘为“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评委”,1998年元月被授予“江西省名厨师”称号,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专家人才库》5卷,烹饪代表作品已入编《烹饪瑰宝》一书中。
在灿烂光环照耀下的王大师从来没有停下自己求知的脚步,在王大师的办公室里常常都可以看到他和涂大师讨论厨艺问题的场景,他专注、认真的神情总是让人不忍打扰。王大师说:“现在烹饪行业不断发展,我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这样才可以走在学生的前面,更好的为他们指引道路。”
千不求,万不求,只愿教书育人到白头,王大师就是江西新东方烹饪学院里这样一位扎根沃土,编织繁花的教师,他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为我们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来江西新东方学技术+升学+优质就业
多大了: